一画一课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一画一课 >> 正文

一画一课 第四〇二期(总第四二九期)

2023-11-21 20:04 审核人: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亲和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鼓励美术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特设计“一画一课”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搜集中国近现代以来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描述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和艺术成就。本公众号将不定期推出优秀学生作业,以飨读者!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一代又一代美术工作者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刻画、塑造英雄模范,讲述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从本期开始,“一画一课”推送“画说英雄模范”专辑,致敬英雄模范,汲取奋发的力量。

作品名称:《女社员》

画种:中国画纸本设色

年代:1964年

尺寸:180x67cm

馆藏:不祥

1.画家简介

吴玉梅(1940-2010)上海松江人。师从海上花鸟画大家唐云,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书画研究员。成长在新中国的新女性画家,吴玉梅对于塑造同时代年轻女性没有任何违和感。作品《李贺诗意》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作品《女社员》入选全国第五届美展。

吴玉梅女士

2.作品赏析

作为成长在新中国的新女性画家,吴玉梅对于塑造同时代年轻女性没有任何违和感。《女社员》创作于1964年,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这是一幅带有民间年画风格,兼工带写的人物画,此画描绘了农村妇女和少女肩上扛着农具从油菜花深处走来,满面洋溢着劳动的喜悦之景。画面以S型的对角线构图,十八位娘子军和她们所携带的众多农具由远到近有趣合理地安排在同一画面之中,使得画面十分生动且富有空间感、韵律感。虽然画中人物众多,作者却采用浓淡粗细变化丰富的线条进行刻画,先勾勒人物身体轮廓及面部细节,再加以晕染,给人以真实的视觉感受。画面色彩鲜明浓郁,并采用了大面积的黄绿色,再加以蓝色和红色的点缀,使画面具有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对于背景的处理,作者则采用浓淡不同的藤黄与朱膘点染出大片的油菜花田,满面春风,扑面而来,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制造出女社员的队伍逶迤穿越在金色稻田里的繁荣景象,喻示着新中国新女性建设者的队伍绵延不绝,不乏后来人。作者与画中人社会身份和精神状态的一致性,使得画中女社员质朴、坚定、乐观的精神透过健壮的体魄、红扑扑的圆脸庞以及农家的干练装扮被准确的传递出来,让观画者不觉间被她们积极的情绪所感染。这种对新女性形象的细腻传递,不仅展示了吴玉梅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视角和才华,也体现了新中国时期女性画家艺术表达的独特魅力。

作品局部

3.历史链接

新中国之所以叫新中国,是因为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都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从妇女解放运动上也是如此。新中国废除了一切歧视、压迫妇女的法律,并赋予了女子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妇女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194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于1949年3月24日在北平(今北京)召开了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妇女大众,和全国人民一起,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摧毁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为建设统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并努力争取废除对妇女的一切封建传统习俗,保护妇女权益及儿童福利,积极组织妇女参加各种建设事业,以实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在此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统一的妇女组织——“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第六条首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1953年4月,第二次全国妇代会召开,将妇女运动的中心任务确定为:继续教育、发动和组织广大妇女群众,参加并搞好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各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九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1957年9月,第三次全国妇代会召开,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简称为“妇联”),其根本方针是:勤俭建国,勤俭持家,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进入新中国的妇女,显然在政治上有了法律规定的合法地位,但受“男尊女卑”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没有进入到社会的主体之中可是延续着过去的传统,基本上还是围着灶台和家务,绝大多数女性还没有显现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传统社会的农村妇女一般不参与田间农事活动,多数人在家中主要从事辅助性劳动,如脱粒、晒场、选种等,以及其它可在家中进行的副业劳动,如纺纱、织布、织席等。在贵阳息烽养龙司乡堡子村成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里,许多男社员轻视女性,不赞成妇女出门干活,导致全村23名女社员只有三四人出工。女社员和男社员干同样的活,但以当时的工分制来算,男社员每天记7分,女社员只记2.5分,严重影响了女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村里劳动力不足导致群众吃饭困难。时任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妇女主任的易华仙说:“毛主席都说男女平等了,女社员也应该出工,并且工分要和男社员一样多。”就这样,易华仙带领妇女和男社员一起下田犁土、插秧,调动了全村妇女的积极性,使农作物产量增加了三成。1955年,贵州民主妇女联合会刊物发表了《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酬》的文章,表彰实行男女同酬的第一村——堡子村。毛泽东同志看到文章后面,对堡子村的做法接人肯定,写下批文:“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之后,他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不仅迅速响彻大江南北,更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妇女解放运动。

从五十年代初期政府号召和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农业生产时,短短三年时间,就有占农村适龄妇女总数60%的人走向田间,直接从事农事活动。有的省份,如黑龙江的比例高达80~90%。1950~1957年,妇女开始参加田间农活,一般以非技术劳动为主;在有的地区还组织学习小组,提倡男教女学,部分妇女逐渐掌握了插秧、犁田、浸种、洗种、灭虫、锄草、植棉等农活。在农业生产合作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及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农村妇女大都成为农业生产和其它生产活动的参加者。

农业生产中两性社会分工清晰地映照出当代社会变迁的内涵,邓颖超曾阐述过:妇女作为“新社会的主人”是在为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英勇斗争中历史地形成的,而不是上天赐予的。基于对陕西三个村72名老年妇女50-60年代生产和生活经历的口述史研究,美国知名学者贺萧认为村妇成为农耕劳动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时候甚至是农田劳动的重要支柱。她在《记忆的性别》一书中转引了一个前妇联干部的评说:“妇女不是顶起了半边天,在农业生产中,她们顶起大半边天,占了70-80%。她们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并认为“农业的女性化”支撑了毛泽东时代的农村经济发展,也支持了党和国家的积累战略,甚至为改革后的经济繁荣奠定重要基础。

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与劳动的关系成为其主体建构的现实依据。妇女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农业发展中发挥智慧和才能,其创造性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或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国家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妇女主体解放关联起来,深化了对妇女解放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妇女运动实践的结合,为社会主义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有益思考,使中国妇女解放在社会主义妇女解放史乃至世界妇女解放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4.学思之窗

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获得了解放,开始以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姿态出现在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和发展之中。女性在生产建设中发挥的力量不容小觑,中国的迅速崛起,离不开中国女性群体的贡献。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激励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新时代的青年,肩负这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因此,我们不但要继承前人的信念,向画中的“女社员”学习,发扬她们的奋斗精神,奋发向上,拒绝“躺平”和“摆烂”,更要继往开来,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在新时代的中国,在开创新时代的中国妇女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女性力量。


下一条:一画一课 第四〇一期(总第四二八期)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029-88256497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100号西安美术学院 710065

您好,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