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Fine Arts
思政+美术

一画一课 第二期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5日 18:21 作者: 

《洪流》是王琦先生在1947年创作的一幅尺幅为17cmx24.5cm的黑板木刻版画作品。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王琦(1918-2016)别名文林、季植,重庆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参与者,新中国版画艺术奠基人之一,擅长版画、美术理论。193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1938年在延安鲁艺美术系学习。早年曾在重庆育才学校美术组任教,并当选重庆中国木刻研究会、上海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常务理事。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世界美术》副主编,《版画》、《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出版《王琦版画集》和论著《艺术形式的探索》、《论外国美术》等。作品有《人民万岁》、《一日千里 》等,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洪流》以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为题材,突出反饥饿、反内战的主题。作品极具直观性。从画面内容上看,游行队伍和前来镇压的军警展开了搏斗,两位带头的“闹事者”已被棍棒殴伤,但一位骑自行车的青年已通过敌人的封锁,招呼大队人马奋勇向前。左侧画面的一个女青年,看到“反内战”的旗帜已经遭到践踏,心急如火,看到战友倒在血泊中,上前营救,但却被阻拦。这些感人的细节刻画既伸张了民族斗争的正义性,又揭露了反动当局的残暴性,不禁令人反顾历史,回首往事。不言而喻,场景的紧张性和情节的丰富性正是这幅力作的两大特点。从木刻的刀法上看,《洪流》这幅作品的力度、场面的宏大和构图的复杂方面,都是前所未见的。《洪流》这幅作品不愧是王琦新中国成立前木刻作品的精品之作。

全面内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把大量教育经费挪用于内战,使得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危机日趋严重。靠工资收入的教师朝不保夕,靠助学金和贷金维持生活的学生受到失学、失业的严重威胁,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1947年四五月间,上海、南京等许多城市的学生发出“抢救教育危机”、“向炮口要饭吃”的呼声。5月4日,上海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反内战宣传,遭到国民党特务、警察的殴打和逮捕,各学校立即举行罢课表示抗议。5月15日,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的学生3000人,要求增加教育经费到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和教育部请愿,未能得到满意答复,于是决定5月20日举行大规模游行。在北平,5月1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学生也纷纷上街进行反饥饿、反内战宣传。华北学生还成立反饥饿反内战联合会,斗争声势日渐扩大。

5月20日,宁(南京)、沪(上海)、苏(苏州)杭(杭州)16个专科以上学校的5000余名学生在南京中央大学会合后,冲破宪警的阻拦,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在珠江路口,游行队伍遭到宪警的水龙喷射和棍棒、皮鞭的殴打,重伤19人,轻伤90余人,被捕20余人,这就是五二O血案。当天,国民党操纵的第四届第三次国民参政会开幕,学生游行队伍向国民参政会请愿,高呼“反饥饿、反内战”的口号。同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7000余名学生高举“华北学生北平区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的巨幅横标,进行持续五个多小时的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与此同时,天津的大、中学生也进行了反饥饿、反内战游行。五二血案后,在中共组织的引导和推动下,各地学联立即将战斗口号统一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掀起了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和社会各界反对蒋介石统治集团的汹涌浪潮。这事件的全过程,被称为“五二O运动”。

这一运动席卷武汉、重庆、广州、杭州、长沙、昆明、福州、南昌、桂林、济南、开封、阳等60多个大中城市。社会各界以及上层爱国民主人士,以各种形式支持和援助学生运动。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教授,纷纷罢教或发表声明,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谴责国民党政府,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冯玉祥等社会知名人士,分别发表慰问信、题词、演说和告全国同胞书,声讨国民党政府对学生运动的镇压,赞扬学生的爱国民主精神。民主同盟、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南京分会等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分别以致函、捐款等方式,慰问学生。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不得不释放全体被捕学生。学生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工人、农民、市民斗争的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五二O运动”运动爆发不是偶然的。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支持其打全面内战,教育经费被极度压缩,当时教职工的薪金不但因物价狂涨而贬值,还经常被拖欠,国立大专院校公费生每天的伙食费,只能买两根半油条或一块豆腐。同时,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地发行纸币。1948年8月,法币发行额已比1937年全国抗战前夕增加47万多倍,而物价跃至全国抗战前的725万多倍。美联社上海1947年7月24日电讯曾形象地描写道:法币100元可购买的物品,1940年为1口猪,1943年为1只鸡,1945年为1条鱼,1946年为1个鸡蛋,1947年为1/3盒火柴。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飞涨,使失业人数陡增,工人和城市居民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1947年,各地饥民达1亿人以上。公教人员和学生群众的生活也陷入极度的困境。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因而就迫使他们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以学生群众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20世纪30~40年代,王琦先生在故乡重庆创作的大量版画作品,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大后方社会生活的历史见证,也为重庆版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事艺术创作七十余年,为中国美术事业尤其是版画艺术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艺术家。

王琦先生的艺术所表达的正是人民大众的感情和呼声,他与人民共呼吸、同命运,代表了人民、代表了时代,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担当。

2017级版画专业研究生何宇欣,任课教师沈宝莲。

上一条:一画一课 第三期 下一条:一画一课 第一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