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亲和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鼓励美术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特设计“一画一课”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搜集中国近现代以来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描述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和艺术成就。本公众号将不定期推出优秀学生作业,以飨读者!
作品名称:《呦呦鹿鸣》
画种:木板坦培拉画
年代:2019年
尺寸:240cm×360cm
馆藏:中国美术馆藏
图片来源:《美术研究》2019年第5期
1.画家简介
马蕾,1973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师从王力克教授,现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代表作有《流星》《跃》《迷惘的风景》,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
张彩翼1979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2003年考取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王力克教授。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代表作有《夏至》《夏日·片断》《阳光下的麦田》等。
马蕾先生
张彩翼女士
2.作品赏析
《呦呦鹿鸣》于2020年7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崇高的信仰——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展出。
马蕾、张彩翼的《呦呦鹿鸣》是以屠呦呦及其团队成员做实验的场景为母题进行创作的一件坦培拉绘画作品。坦培拉绘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绘画技法,其技法本身在艺术追求上强调肃穆与永恒,赋予作品一种崇高感和永恒感。
该作品以白色调为主,局部点缀少量的红、黄、绿,呈现出色彩的活泼感。白色象征着纯洁、神圣,画中的人物都是身穿白色实验服的现代女性,充满了柔和与纯净的理想之美。玻璃器皿这一富有意象化元素的运用赋予画面现代感和科技感,这不仅是形式的需要,更表现出实验室中时光的流逝与科研的艰辛,与画中人物共同组成岁月的交响曲。在构图上,屠呦呦并未被置于画面中心,而是位于人群最前端,其他人物动态在整体趋势上都朝向屠呦呦,这使画面呈现出节奏上的变化。整幅作品在人物形象、画面色调及构图情节方面的精心设计,共同营造出宁静而积极的科研氛围。
马蕾先生创作现场
3.历史链接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者,亦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1946年,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结核,不得已终止学业。从那时起,医药学在她幼小的心里埋下了萌芽。1951年,屠呦呦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69年,39岁的屠呦呦接到紧急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与全国60家科研单位、500余名科研人员一起研发抗疟新药,即“523”项目。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由于当时科研设备比较落后、科研条件比较艰苦,“523”项目遭受到很多质疑和攻击,认为靠中国现有水平难以完成此项巨任。但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于是,她决定以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入手,通过阅读大量历代中医典籍,收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两千多个药方,在经历无数次的实验与失败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让她灵光乍现,终于意识到“温度”是提取抗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关键。在经历380余次实验失败后,1972年屠呦呦团队终于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现,攻克了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挽救了成千上万疟疾患者的生命,正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虽然青蒿素成功提取,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又出现种种问题,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出现了毒副作用,严重阻碍了药物的推广和使用。在当时临床试验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毅然决然决定“以身试药”。1972年7月,北京东直门医院入住了这样一批特殊“病人”,她们全然不顾生命的危险,充当“小白鼠”,为全人类的健康安全拼死试药!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协作支撑下,屠呦呦带领团队克服艰险,砥砺前行,圆满完成了抗疟中药研发的国家使命,为全人类健康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科学工作者不避艰辛、百折不挠、精益求精、不辱使命的敬业精神,体现了新时代优秀共产党人奋发进取、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担当精神。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
“未来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
屠呦呦从未停止脚步,继续深入研发以青蒿素为核心的抗疟药物,正如她所说“未来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她的确做到了!2021年10月20日,屠呦呦率领的团队骄傲地向世界宣布,新一代的青蒿素抗疟组合再次战胜了已经产生耐药性的疟原虫!同时,利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位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齐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又一次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在“新冠”肆虐的今天,屠呦呦团队号召全球科研团队和医务工作者以开放态度和合作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传染病防治中去。正如曾经的她所呼吁:“咱们不是为了得奖而得奖,要实际拿出来一些东西,使青蒿素能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健康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美好。这是党的十九大赋予我们的新时代历史使命,也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担当。”对比今日中外各国的抗疫形势,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无愧于白衣天使之称,中国无愧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呦呦鹿鸣》局部
4.学思之窗
《呦呦鹿鸣》马蕾创作谈:“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一瞬,成为我对这个题材的第一反应。然而,进一步思考后,我放弃了这个最初的想法:正是由于图像资料已经很完善,甚至在大众视觉和心理上已经建构出了一个经典印象,再以此进行美术创作,很容易使画作成为图片的复制,那么作品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我再次想起‘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最基本、最朴素的道理,决定还是应该通过亲身体验去找灵感。我深入生活,多次去到屠呦呦女士所在的中国中医药研究所调研,并采访她的助手与相关科研人员。实验室中特殊的空间和气氛,尤其是众多的玻璃器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充满了各式实验器具的、中国首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数十年工作的地方,我仿佛在闪烁的玻璃器皿中间穿越时空,体验到默默流逝的岁月。当下我就确定以实验室为场景,表现光环背后的辛勤和付出作为最终的创作方案。”
屠呦呦的实验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