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亲和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鼓励美术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特设计“一画一课”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搜集中国近现代以来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描述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和艺术成就。本公众号将不定期推出优秀学生作业,以飨读者!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一代又一代美术工作者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刻画、塑造英雄模范,讲述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从本期开始,“一画一课”推送“画说英雄模范”专辑,致敬英雄模范,汲取奋发的力量。
作品名称:《彭雪枫将军——拂晓战魂》
画种:油画
年代:2015年
馆藏:河北省美术馆藏
1.画家简介
毛本华(1942— )浙江岱山人。油画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职于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河南省雕塑壁画院。代表作品有《焦裕禄》(合作) 《大禹治水》《责任山》。
毛本华先生
2.作品赏析
这幅纪念彭雪枫将军的油画是画家专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览而创作的一幅作品。这是一幅场景式的肖像画,画家以仰视的视角塑造了一个正在战场骑着战马指挥作战的新四军将领彭雪枫形象,这一形象与戎马一生的彭雪枫十分契合。画面中的彭雪枫和新四军战士并立于前景中,彭雪枫手拿望远镜,直坐于仰头嘶鸣的战马上,神情镇定,目视前方。身边的战士一手拿着小号,一手紧牵缰绳,身体前倾,动感十足。这一动一静,在画面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使画面灵动而有生气,形成倾斜感极强的视觉冲极力,同时也衬托出了主体人物的从容不迫和心有成竹。在他们身后,新四军将士们冒着炮火奔驰而来,头顶密密的战云遮满了天空……紧张生动的画面把人们带到硝烟弥漫的战场。画面整体为暖灰色调,乌云压顶烘托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年代的艰难困苦中努力前行的现实状况。
画家毛本华表示,为了集中表现战争年代的人物形象和氛围,这幅油画采用的色彩手法是限色,主要用了煤黑、蓝、橘红几种颜色,在构图上通过放射式构图,展现的人物的正面,使先烈和观众正面沟通、直接进行心灵碰撞。画家曾说:“这幅油画突出表现的是‘拂晓’二字,‘拂晓’处于黑夜与黎明之间,是彭雪枫的一种信念。用油画表现‘拂晓’比国画有优势,可以充分发挥油画语言的特点。”因为彭雪枫曾主持创办了新四军“拂晓剧团”与《拂晓报》,以文化宣传作为战斗的号角。1938年9月新四军的《拂晓报》创刊的时候,彭雪枫撰写《拂晓报——我们的良友》发刊词并为刊头题字,经常在《拂晓报》上发表文章,激励部队的士气,唤起人民的抵抗意志。《彭雪枫将军——拂晓战魂》已捐赠给河南省美术馆,被该馆永久馆藏。
《彭雪枫将军——拂晓战魂》局部
3.人物简介
彭雪枫(1907—1944),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原名彭修道。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2009年9月,彭雪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彭雪枫少年时赴天津和北京求学,接触进步书籍,投身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9月,彭雪枫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辗转多地领导青年、农民运动工作。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他抱着“既革命就不怕危险”的信念,积极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经受了复杂严峻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彭雪枫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率部队打了许多硬仗、恶仗,在战斗中屡建奇功。1930年7月,会攻长沙中,彭雪枫指挥部队首登长沙城,并两次突入敌人包围圈,拯救被围在城里的同志。1933年,抚州八角亭突围战,一股敌人突然冲到师指挥所附近,彭雪枫临危不乱,仅带一个排,用反冲锋打垮了敌人猖狂进攻,挽回了战场的被动局面,转危为安。曾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10月,彭雪枫随中央红军长征,先后参与四渡赤水、夺取娄山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以及吴起镇阻击战等重要战役战斗。特别是在攻取娄山关和第二次攻占遵义城的战斗中,彭雪枫率部队担任主攻任务,20多个小时攻下了12座山头。而娄山关战斗的胜利,是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1935年9月,彭雪枫任陕甘支部第2纵队司令员。到陕甘后任红1军团4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直罗镇、东征等战役。彭雪枫英勇善战,一次次深入敌后险境,圆满完成党交给的特殊任务,堪称虎胆英雄,成为10年内战时期红军著名的青年将领之一。1936年9月,毛泽东亲点彭雪枫担任“特使”,辗转半个中国,力促国共合作,“逼蒋抗日”。1936年11月,他接受毛泽东的重托,与阎锡山进行谈判,表达了红军与晋军联合抗日的真诚愿望。西安事变爆发后,彭雪枫沉着冷静地向阎锡山转达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抗战主张,促使其态度从反对到中立,再从中立转到“共维大局”的立场上来,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以及其他各势力的联合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彭雪枫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这个办事处为八路军后来开赴抗日最前线铺平了道路。只身入晋、“虎穴统战”的彭雪枫,被誉为党中央的“好参谋”、八路军的“先行官”。1938年1月下旬,彭雪枫再次肩负毛泽东赋予的“开展豫西敌后游击战”的新使命,走上了运筹中原抗战的第一线。1939年2月,在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下,彭雪枫率领部队挺进敌后,宛如一把利刃再次插入敌人心脏,取得了一次次胜利。1944年8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率部队出发作战,已怀有身孕的妻子林颖,步行十几里路赶来送行,临行前彭雪枫叮嘱妻子,安心等他回来,待他凯旋时,孩子就应该出生了,然而这位年轻的师长再也无法归来。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八里庄作战指挥时,被一颗流弹击中胸口,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彭雪枫将军
4.学思之窗
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挽词:“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在彭雪枫的追悼会上,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对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陈毅同志曾称赞他:“吾党匡天下,得君亦俊才。”1997年江泽民在出版《彭雪枫军事文集》的时候,称赞道“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功垂祖国,泽被长淮”。彭雪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他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河南省夏邑县彭雪枫将军纪念馆